梁鳳儀 (著名小說家及專欄作家)
張國榮在他的告別演唱會上,很誠懇地向他的歌迷解釋退出歌壇的原因,並講及他的理想。他說大意:『在娛樂圈這麼多年,我看得太多人情冷暖,對這個圈子已再沒有憧憬。』 簡單的幾句話,說到全部三十五歲及以上的人心坎裹去。 豈獨娛樂團多人情冷暖,任何一個圈子皆然。誰敢對這個世界的人情有所憧憬呢?身邊能有三兩個愛護自己的人,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應該備辦三牲酒禮,酬謝神恩!誠恐感激的心思稍慢,幸福就如青春小鳥,高飛遠逸。
張國榮自承三十過外,好應該為自己的真正理想盤算一下。他坦言十多年前,本來已考取了獎學金赴洋深造,只因父親抱病而打消求學計劃,一擱就是這段日子。他覺得已有足夠的經濟能力應付下半生溫飽生活的今天,須便應該讓自己重過理想生活,他說:『我希望穿條磨得發白的牛仔褲,穿件舊皮外套,手上一疊書,開輛普通的小房車,到校園去。』 能否完成他心目中的課程學位是另外一回事,肯自名利場中作出相當程度的調整與引退,放下璀璨順遼的前一步,而努力開闖不可知的前兩步與三步,這份毅然決然的信心與勇氣,是需要智慧支持,也是值得鼓掌的。 我從前老在故作持平之論,認為正統教育對人格與才幹的鍛鍊,跟社會經驗與自學會有異曲同工之妙。過盡了這些年,搜集了很多很多的例證,我必須承認正統高等教育的功能,並非其他社會歷練方式可以取代。 簡而言之,讀過書的人在器量、風采、學識、修養上,都佔了便宜,因為求學過程能有效而系統地將人的內在智慧與精神提煉出來,發揮凈盡。更明顯的一點特徵是,一般情況下讀書人決不鋌而走險,這並非只說他們不會作奸犯科,而是說他們在日常言行與心態發展方面,都多了一層起保護作用的顧慮,不輕易作違心之論與背離良知之事。 有心求學是值得嘉勉的。然而求學,尤其是成年之後才入校園,是一個非常艱苦的歷程。能夠成功地走完這一段路,那份毅力恒心與聰穎,絕對值得勉勵,而且肯定會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好結果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